• Steam:本站分享Steam相关资讯,资讯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平台立场无关,仅供参考。

在一款加拿大游戏里,中国军队暴打了美军......?

  • TapTap发现好游戏
  • 2023年1月04日07时

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:

你正身处于一款大型战争射击游戏,队伍竟是来自中国的解放军阵营,同伴们都拿着还原自现实中国的制式枪械,耳机传来的也是国人的呼喊,大家齐心协力正与一帮外国玩家竞赛......

如果真的有这么款游戏,你会是什么心情?

我焯!那也太特么激动了!

而这愿望居然在《战术小队(Squad)》中被实现了。

《战术小队》(原名:Squad,谐音“丝瓜”)是一款硬核拟真的大型联合武装多人第一人称射击游戏,最早脱胎于以《战地2》和《武装突袭2》引擎制作的《Project Reality》系列模组。

相比于一般我们熟悉的射击游戏,它风格极其硬派,且玩法完全不同。

游·戏·特·色

首当其冲是大规模的军团级对抗。

和吃鸡游戏类似,《战术小队》每局游戏可达100人参与,玩家分为两个阵营进行50vs50的战术对抗,但取胜方式却非一般的突突突掉对面玩家,而是更接近于现代战争的战术取胜。

其次,既然是战争,所使用的器械当然不简单局限于各种枪械。

游戏里有运兵车、坦克、乃至直升机等载具供玩家随意使用,掷弹筒、迫击炮等反载具装备当然也一应俱全。甚至——你还可以呼叫空袭轰炸,一切恐惧都来源于火力不足,你的火力可以异常凶猛。

JH7A近距空中火箭打击

新的一年,给外国玩家送点烟花


在上个月刚刚更新的V4.0“红星崛起”版本中,《战术小队》出人意料的加入了「中国人民解放军阵营」,拥有7种全新载具和15种特定阵营独有的武器和部署物。

而更搞笑的是,就连新版本预告片都在吹解放军,上来就先暴打了美国佬。

点击观看中国军队亲切问候美军

感动,第一次在外国游戏里不靠字幕也能完全看懂


讲道理这宣传片拍的真心不错,推荐观看。虽然是吹中国的,但在外网也收获了巨大好评,被不少人认为是《战术小队》有史以来最好的宣传片。

顺带一提,游戏中玩家所使用的装备都来源于2010-2016年期间,中国人民解放军所真正在使用的制式武器。

而据部分玩家所言,之所以不是最新装备,是因为现实中解放军装备升级速度太快了,制作组收集资料非常困难,开发进度追赶不上....

就连游戏中各种语音也都非常真实,尤其是呼叫医疗兵的各种台词,堪称最喜欢的一集。

虚假的射击游戏:

真实的硬核战争:

并且值得一提,解放军阵营所有语音皆是中文配音。即便外国玩家使用解放军阵营,听到的也都是中文。

更凶残的是,由于游戏自身的硬核属性,在《战术小队》中有不少玩家是操练过真家伙的退伍老兵。

他们玩起游戏来猛如战神,不仅自带各种武器精通BUFF,打起战术来轻松地跟回家了一样。

我焯,前·职业选手


就连官方的制作小失误在这群人面前都隐瞒不了,大哥们指点起江山简直叫人不敢反驳。

游戏官方:你清高!你了不起!

我们就一臭做游戏的,又没真摸过

出点小错误也不算过分吧嘤嘤嘤QAQ


既然是战术「小队」,游戏最大特色之一当然就是小队间的协同作战。

玩家兵种相当多样。每局游戏都玩家众多,一般会有一位指挥官统领全局,然后分化出若干小队行动,每队又有个小队长负责指挥,不同小队兵种分配、功能和承担的任务也截然不同。

常见的小队阵容一般包括:小队长、医疗兵、步枪兵、机枪兵、重型反坦克兵、榴弹兵、精准射手、战斗工兵。所有人各司其职发挥专长,才能将整支队伍战斗力提升至最大。

游戏中的各种兵种图标

理论上可以自由选择,但建议听队长分配


除此之外,还会有专门负责运输部队和补给的直升机小队(一般1-3人);专门负责驾驶坦克等装甲载具的车组小队(人数按载具分配);负责掩护火力覆盖的炮兵队(一般2-4人);

甚至还会有俗称“龟壳”的工兵专门队——是的,这游戏是可以修建防御工事的,当老6埋地雷也不在话下,贝当元帅直呼内行。

不同小队承担的任务不同,编制人数也会随之变化。

如大多数时候战场上都至少有一支快速机动的半编小队,他们功能就是在战场上快速穿梭支援,协助满编的正面突击小队打包夹配合。

相比于我们熟悉的射击游戏,《战术小队》极其强调「协作战术」。

每支小队都必须处于高效的战术协同和信息共享之下。「战术」才是游戏的核心玩法。

相对来说,只要能理解战术安排并快速完成行动,就已经是名合格的士兵了。而负责指挥、编排进攻、负责与队员和跨队伍沟通战术执行的角色则是小队长。

小队长们责任重大,他们一个小失误都可能葬送整场比赛,背锅也往往是他们优先。

因此,在高强度对抗中,小队长负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。由此带来的是《战术小队》的特色文化——

——我称之为「SB文学」。

看着这一个个被骂的人脸上洋溢的笑容。

想必他们的队长游戏也是啸着玩的吧。

在标准对局对抗中,《战术小队》通过消耗“兵力点”来判定胜负。

如击杀对方士兵会消耗1点,摧毁敌方载具会消耗5点。每位玩家都是士兵而非超级英雄,玩家非常脆弱,因此成功的战术协同收益非常高。

并且不同于传统射击游戏,“击杀数”并非判断玩家表现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,即便有玩家不参与正面战斗全程一个人没杀,每个人也都能通过团队贡献获得稳定的荣誉成就感;

想在《战术小队》中实现传统游戏里那样大杀四方,也必须依赖众多队友的配合与支持才能达成——一如现实里真正的战争那样。

解放军阵营角色,纯纯的中国人面孔


《战术小队》的「硬核拟真」体现在战斗细节的各种方面。

就比如,你的弹夹并非无限的,打光了就得补给,换弹也不会自动填充;
不管敌人还是队友,身上都没有名字与光圈标识,区分敌我的唯一方法只有看身上穿着的军装颜色;
游戏里连击杀反馈都没有,一个敌人倒下你甚至无法判断真拿人头了还是装死;
甚至游戏里根本没有准星,打枪不开镜就几乎难以瞄准......

“同志们的付出”,多美好的称呼

此前游戏里从未见过。而且是用中文说的


玩家处于四下茫然的战场,压力随时如潮水般涌来。

虽说是款小众游戏,但在2022年7月《战术小队》(中国阵营上线前约半年)就已卖了超300万份。

在没有IP光环加持和大规模宣发下,能取得如此成绩,说明游戏的确靠“好玩”积攒了一大波用户。

而且本身卖的也不便宜


顺带一提,2022年腾讯入股了游戏开发商

腾讯射击游戏总经理Gram Xu现已是开发商董事会成员


但需要说明的是,《战术小队》并不是个适合大多数人的游戏,其硬核玩法导致游戏有极高的上手门槛。

别的游戏100小时可能早就玩腻了,《战术小队》100小时顶多才刚刚入门。

自从上个月解放军阵营更新之后,有超多中国玩家涌入了《战术小队》之中。

一夜之间中国玩家挑起了“世界大战”,四处出击跟全世界玩家友好交流。

最近一段时间,打开游戏服务器列表,满眼遍布的全是赤旗。没有解放军阵营参与的游戏反而比较少见。

而实际上,早在解放军阵营更新之前,《战术小队》在国内就已经积攒过不小的人气。

中国玩家自发集结了起来,代表中国与世界对抗,四处出击并收获了不错的成绩。唯一遗憾的是,在这些比赛中,中国战队身披国旗却只能使用外国的阵营。

我曾向一位《战术小队》1300小时玩家询问,中国阵营加入游戏后,到底带来了哪些变化。

他说:

而现在,我们也有家了。

截取自《战术小队》Steam评论区

近30天点赞最高的一条


本文作者


推荐阅读

单机开放世界还是老一套的MMO?网易的《射雕》真的做到了“没有强制任务”吗?

2023年有哪些手游大作上线?


Copyright © 2023-2024.Company Steamhenaiw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Steam